新闻聚焦

怒江: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不断筑牢发展支撑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6-13 09:08:41 【字体:

固底板补短板促长板奋力闯出具有怒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开年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8波足球比分_8波比分-手机版官网:“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部署要求,坚持“六个大抓”,突出“固底板、补短板、促长板”,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怒江篇章迈出新步伐,奋力闯出一条具有怒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固底板,持续抓实巩固成果衔接振兴工作。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头等大事”,持续践行“1223”工作机制,持续实施监测、包保、暗访、调度四项制度,抓实领导挂包、专班推进、四级联动、企村结对、社会帮扶工作机制,盯重点、抓亮点、作示范,抓好60个重点村(社区)和40个示范村,带动其他200个巩固提升村,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模式,2024年规划以工代赈项目287个,计划发放劳务报酬1.47亿元,夯实就业增收基本盘。截至目前,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58万人,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实施党建引领“十小创业”,推动3000余名中低收入群众年内增收1000元以上,开展“集体经济稳收入优结构”专项行动,巩固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成果;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100个示范村、1000个重点整治村、5万个美丽庭院建设,巩固提升79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广“五心网格”治理模式、“三留守”守望相助模式,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补短板,以项目为牵引加快经济持续发展。聚焦短板弱项,大抓项目投资,坚持项目调度、领导包保、季度集中开工等机制,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和要素保障,重点推进纳入省级重大项目、自治州成立70周年50个项目和7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为经济稳增长积蓄动能;大抓招商引资,坚持党政“一把手”带头外出招商,聚焦“三大经济”开展链式招商、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强化要素保障和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招商项目“五库”机制,2024年计划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44亿元以上;大抓经营主体,认真落实减税降费、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升规达限和“个转企”奖励扶持等助企惠企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经营主体倍增计划,2024年计划净增企业10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大抓社会消费,开展“集中消费帮扶月”、节庆促消费活动。积极发展夜间经济、线上带货等新型消费,发展文化体育旅游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2024年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

促长板,依托资源禀赋大抓“三大经济”。念好“山水经”,围绕建设“世界最美大峡谷”定位,挂牌成立文旅集团,基本建成20个农文旅融合示范村核心区,既下山、松赞石月亮山居等一批精品酒店投入运营,开发了攀岩、溯溪、野水漂流、翼装飞行等一批体旅项目,承办中国(云南)探险旅游发展大会,持续推进业态、模式、产品、服务等创新。一季度,接待游客249.9万人次,旅游总花费23.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57%、11.18%。打好“生态牌”,发挥111.45万亩草果种植优势,在产业链前端研发和后端营销上下功夫,做强“两端”,带动中间精深加工,研发推出草果系列产品7大类40余款,力争2024年总产值达到25亿元;加快发展高端饮用矿泉水产业、高端水产养殖业,有序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持续推进“绿美怒江”建设,厚植绿美怒江底色。做好“边文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建强边疆党建长廊三年行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持续得到巩固。认真落实口岸建设发展三年行动,加快片马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跨境物流、跨境农业、跨境旅游等业态。2023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5.1%,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9%。

乡村旅游业带动优秀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诗意峡谷绘就崭新画卷

初夏,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千亩高山茶园里,游客和当地茶农一起采茶,体验采摘乐趣;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沟箐坡地,草果花香,黄精叠翠;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工人们忙着采摘番茄、给车厘子施肥,一派繁忙景象。

说起种茶带来的好处,老姆登村高山茶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和大林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在坡地上种玉米讨生活,一年也就收入三四千元。现在,光是茶叶,合作社一年就卖出500多万元。”

在浦东新区的帮助下,老姆登茶的制茶工艺、销售渠道、培育品牌、选种育苗等环节得到大幅提升,3716亩茶园带动150户茶农增收致富。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

依托林地广、沟箐多、气候温润等优势,福贡县、贡山县引导群众发展草果种植、加工,将“土特产”玩出“新花样”,研发的草果酱、草果香水、草果面膜等草果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推动形成产加销、农文旅一体化的草果新业态。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草果种植规模达111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16.5万农民人均年增收0.24万元左右。

6月的兰坪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村民忙着采摘番茄、黄瓜。这几年,兰坪县种树兴果,盘活山林,“小浆果+中药材”“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让兰坪县乡村振兴有了厚实的产业根基。预计到2025年,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12万亩,同时配套建设中药材饮片加工厂,实现年产值5亿元。

四山夹三江,绵延千重山。大山大水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生态优势,是怒江发展林下经济的自然禀赋。近年来,怒江州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培育壮大香料产业、峡谷特色农业,激活山区经济,把山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草果、咖啡、茶叶、芒果、柑橘遍布沟梁,林草产业综合产值达41亿元,惠及全州80%以上的群众。

飞速发展的泸水市。

泸水市老窝镇银坡村致富带头人肖志军在城市创业成功后回乡发展中药材种植。1000多亩的重楼基地,年固定用工40人左右,带动泸水市古登、片马等乡(镇)发展重楼产业3600多亩,让怒江新城年纪大、无法外出务工的搬迁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贡山县独龙江乡龙元村村民张志辉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转型发展黄精、灵芝等中药材种植,并成立了合作社。2023年,靠着种植中药材带来的收入,他家添置了家电、购买了小汽车。依托良好的山水资源,独龙江乡发展草果8.3万亩、花椒8700亩、重楼465亩,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融共赢的路子。

“山歌”越唱越欢,“水经”越念越好。走进怒江美丽公路景区泸水市称杆乡“腊娜瓦底”乡村振兴示范园,农耕体验田与儿童游乐设施、江边民宿等相映成趣,竹筏、漂流、溜索等体验项目尽显怒江大峡谷“过江”文化;住在福贡县石月亮星谷野奢酒店,游客白天可攀岩、溯溪、野水漂流,夜晚可观苍穹,在尽享山居野趣中放松身心……

这几年,怒江州聚力打造“世界最美大峡谷”,聚焦小众、精品、特色、高端的旅游发展定位,持续推进业态、模式、产品、服务等创新,“秘境怒江·户外天堂”“有一种向往去怒江”旅游品牌形象不断擦亮,山寨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诗意峡谷找到了一条充满生机的绿色发展路径。

贡山县迪麻洛村高山特色民宿。

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密林深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马库村护林员迪文军与10余名独龙族同胞趁着雨季,在草果地周边补植水冬瓜树苗。

“水冬瓜枝条可以遮阴,树叶可以当肥料,这样草果就长得好。”迪文军说,植树增绿不仅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更是在保护自己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独龙江乡通过招聘生态护林员、成立生态合作社等方式,引导独龙族群众在独龙江沿岸、山坡地,种植草果、花椒、黄精、灵芝,发展独龙牛、独龙鸡和独龙蜂养殖,改变“守着金山过苦日子”的现状。如今,独龙江乡良好的生态优势逐步转化成特色农业优势,一批批曾经的砍树人变成种树人、烧荒人变成护林人,在保护绿水青山中走上致富路。

怒江大峡谷千山蜿蜒、林海莽莽、江河纵横。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开展高黎贡山绿树认养和全民植树活动,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区域构建起一张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生物生态安全保护网。同时,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在怒江、澜沧江沿岸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行动,通过扩绿、兴绿、护绿,厚植生态底色,坚决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风景优美、森林茂密,古炭河、湾转河、滴水河三河交汇,有闻名遐迩的阴阳瀑布、百鸟谷草果庄园,是泸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村。在中交集团帮扶下,三河村探索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和山区农民增收新路子,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观景亭、乡间步道、咖啡店、自助便利店、乡村酒店、鸢尾谷生态走廊,打造15个仿真鸟塘、架设120个摄鸟机位,建起了怒江州首批喂鸟、观鸟、摄鸟基地。

山林变花园、农家变民宿、村寨变景区,吸引了一拨拨游客前来观景踏青,带动了三河村蔬菜、草果、核桃、花椒、刺龙苞、火腿等种植加工产业红火发展,45户脱贫户月均增收1500元。“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也越来越多,游客也逐年增多,大家增收门路也多了。”三河村村民、“鸟导”密波四说。

走进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洒底村4200亩高山有机茶园,随处可见茶农们采摘春茶的忙碌身影。“种茶叶收入比种玉米高,也比较稳定。”76岁的村民邓阿社说,他经营着8亩茶地,一年收入2万多元。

福贡县依托林地、坡地资源,大力推进茶叶种植、加工项目,成立大型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家、茶叶加工合作社9家。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种植农户0.85万户2.21万人、覆盖脱贫户0.71万户,种植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

聚焦绿美怒江建设,怒江州持续实施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和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坚持于每年3月至6月的12日开展四级联动集中植树活动,不断厚植绿美底色。3年来,全州累计种植攀枝花、滇丁香、清香木等乡土树种、经济林果277.01万株,参与植绿、护绿人数79.16万人次;完成防返贫生态建设任务31.5万亩,有136家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参与实施生态建设项目,累计带动30.57万人次参与并获得收益,人均增收2000余元。

林果经济拓宽边境村寨群众增收路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怒江落地生根。绿色产业初具规模,“绿美+”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2023年,怒江州林草产业综合产值达41亿元,辐射带动就业21万余人,2.1万户8.3万名脱贫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360万亩核桃、漆树、油茶、草果和以云黄连、重楼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让怒江、独龙江、澜沧江两岸莽莽群山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靠山。

高山边寨实现美丽蝶变

片马口岸,满载货物的各种车辆通过国门频繁进出,边境贸易如火如荼;独龙江乡马库村边境通道,民警、村干部、村民跋山涉水,巡护边境线;高山边境村,新楼林立,瓜果满坡。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的殷殷嘱托,依托区位优势,立足“边”优势、发扬“边”特色、做好“边”文章,昔日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沿边地区变成了开发开放、边贸兴旺、边民富裕、边疆稳定、边境安全、边防巩固的新高地。

今年以来,片马口岸经济持续向好,一季度片马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2.26万吨、同比增长152%,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1.24万辆次、同比增长351.1%。怒江州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4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排名全省第四。

行走在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寨头村尾,现代化村居景象在青山绿水中若隐若现——宽敞的水泥路连组入户、四通八达,蓝顶红墙的特色民居掩映在绿树花丛中,竹篮围绕的庭院花木葱茏。村外,清澈的河水奔涌山间,草果满山、核桃遍野,一个集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在群山万壑中绽放新颜。

被称为“悬崖”的亚坪村地处中缅边境。以前,山高坡陡、信息闭塞、交通基础条件差,仅有一条上山进村的土路。如今山林步道、休憩凉亭建起来了,路灯亮起来了,草果、茶叶、生态鸡等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起来了。“现在,家家户户都住进新房,挣钱的门路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过越好。”亚坪村老党员批付社说。

近年来,怒江州聚焦沿边村自身特点,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开展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能力素质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基层社会治理等为重点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民族特色村建设,全力补齐边境地区社会民生短板,着力建设一批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边境美丽乡村,增强沿边村寨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清晨,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村民余小芳从家里赶往远征军归国渡口服务区摊点,制作凉粉、卷粉等小吃。“村里建起了远征军归国渡口、星谷营地等景区,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有了在家门口挣钱养家的新门路。”余小芳说。

依托特殊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石月亮乡建成月亮山谷步道、沿江步道、风雨桥、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星谷野奢酒店、飞拉达攀岩等项目,并积极探索“边境幸福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掀起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建设热潮。拉马底村群众硬化庭院、修建花台、植树种花,提升乡村颜值,唤醒村庄活力,边境幸福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气象一新。

怒江州立足边境村寨地形地貌和资源禀赋,下足“绣花”功夫,“一村一策”做好山区开发、林业经济、立体农业等文章,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引导各村发展草果、核桃、漆树、中药材、茶叶、养蜂等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拓宽山区农民经济收入渠道。持续开展群众素质提升培训,让村民学习致富技能,转变思想观念,学做买卖、学旅游服务。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打造美丽和谐村寨,让曾经千山阻隔的高山边寨美丽蝶变,成为守边固疆的坚强堡垒。

独龙族“绣娘”们在学习独龙毯编织技术。

亚坪村民自发参与守边任务,边境小道有人守,高山密林有人护;独龙族群众分组分片巡护边境线,建设秀美村寨,过上更幸福富裕的日子;片马镇党政军警民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在边境一线24小时不间断值守,固边卫国。“现在的好生活是党和国家给的,我们要团结一心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片马村村民普三才说。

收藏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8波足球比分_8波比分-手机版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8波足球比分_8波比分-手机版官网:我们
主办单位:8波足球比分_8波比分-手机版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